近日,由刘诗诗、张云龙主演的国产剧《淮水竹亭》,终于迎来了“开头一堆人,结局一堆坟”,向死而生的BE大结局。

《淮水竹亭》海报
该剧根据庹小新创作的同名漫画《狐妖小红娘:竹业篇》改编。作为《狐妖小红娘》三部曲的第二部,《淮水竹亭》的时间线设置在《月红篇》和《王权篇》之前,它讲述了在人妖势不两立的局势下,两大家族东方家和王权家的掌舵人东方淮竹(刘诗诗 饰)、王权弘业(张云龙 饰)为了重振一气盟,共同努力安定局势的故事。
在剧集播出前,其中的一众配角演员,吴宣仪、翟潇闻、侯明昊、沈月、丁禹兮、章若楠、孟子义等,已纷纷在其他剧集上桌,从一开始的“秀人集合”变成如今的“流量开会”,却仍旧没能改变《淮水竹亭》扑街的命运。
口碑方面,有的原著粉表示,该剧魔改的内容无法自圆其说,“中年古偶”的选角,也不符合原版的中二热血风格;也有剧迷认为,原版动漫的体量很小,仅12集,要扩充成电视剧,势必要拓展和创造新的故事,且认为原创部分实为“神改”。双方意见争执不下,一度吵得不可开交。
讲真,就笔者追看下来,《淮水竹亭》的改编不算差,部分西皮线和细节的改动,也称得上是可圈可点。但是,它并没有全集都维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因此“好看得一阵儿一阵儿的”。反馈到热度值和播放量上,S+卡司的《淮水竹亭》扑得明显,播放数据还不如此前被嘲的《月红篇》。

5月11日,《淮水竹亭》开启加更礼当日,爱奇艺站内热度值才升到8900。
为何“流量开会”的一手好牌,如今打成了这样?
诚然,王一栩在《狐妖三部曲》这个项目伊始,三部剧集码到的阵容,哪怕不是当下的顶配,也算是中上等的流量。
但是,从《淮水竹亭》开头几集的观众反馈来看,主演刘诗诗的演技木讷、部分特效的画质宛如座机、中年古偶的调性与中二原著不符,成为主要的几大雷点。在短视频来势汹汹,长剧“黄金前三集”必须一击即中的当下,《淮水竹亭》的开局显然不利。

刘诗诗 饰 东方淮竹
随着主线剧情的推进,该剧在改编时大胆增加了两个副本:穿越到20年后,窥得仅一人存活的先机;还有探访御妖国,找寻克制黑狐的方法。
讲真,一开始,笔者看到20年后的这个副本时,内心是欣喜的。因为无论看过或者没看过原著的观众,大多都能在社交媒体上“被剧透”到最后全员BE的惨烈结局。如果只是按照动漫设置,因为一腔热血,就要出圈对抗强大的黑狐,从动机来说,是比较突兀的,尤其改编成影视剧,会显得过于儿戏。如今,剧版将面具团出圈的理由,改成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逆天改命,反倒是有些巧思。
接下来,按照时下多部热门穿越剧的逻辑,回到正常时间线的主人公们,应该要努力修复bug,改变既定的必死局才对。可惜,咱们的面具团呢,除了多救回男主一条命,基本上没修复啥bug,大反派黑狐还要留给下一代才能搞定。这个感觉吧,我来给没看过剧的朋友们形容一下,就宛如你即将高考,做了一套一模题,到了二模的时候,该错的,不该错的,最后还是错了。可谓是无效穿越。
同样,在结尾高潮处,面具团内部逐一厮杀致死的场景,也给人一种“备好纸巾,赶紧来看《亡妻回忆录》”的既视感。面具团出圈后,每一对西皮的下线,都仿佛是把曾经的糖给碾碎,和了玻璃碴,塞观众一嘴。问题在于,只有前期铺垫的美好足够强大,当你打破它时,那个心痛才会无以复加。如果前期的铺垫都是平铺直叙,情绪的浓度没到那个分上,结尾叠加的各种苦楚,自然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当然了,这段剧情的问题,责任不在演员,在导演和编剧。
也有人说,毕竟《竹业篇》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结局只有BE,才能在《王权篇》续写这段东方侠情故事。可是编剧大大们,你们倒是把20年后埋下的坑给填了啊!比如,既然杨一叹已死,教少年木蔑开天眼的那位面具侠到底是谁?
唯一让人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副本中“女主黑化”的设定,这也给刘诗诗多了点展现演技的机会。是的,她在这个副本的演技,远超过木讷的原皮时期。被天妖控制后失忆的“西方歹竹”,变成一个只为自己而活的反派大女主形象。这一点,与本剧的主要反派、黑化后的珈蓝(彭小苒 饰),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在副本中黑化的东方淮竹

彭小苒 饰 珈蓝
而“歹竹”与王权弘业的几场对手戏,也被网友戏称为戏精王终于从“宝宝仙侠”进阶到“成人仙侠”了。西皮粉倒是看爽了,对主线剧情的帮助为0。

“成人仙侠”
同样没有太大作用的,还有御妖国的副本,纯纯就是《恋恋剧场》的戏,各种人工糖精跟不要钱一样,一顿哐哐撒。不过,这part倒是贡献了男女主在本剧最好看的几个异域妆造。

异域风情的造型
说完剧本改编,再来聊聊拍摄节奏和不同西皮的戏份。不知是不是杀青后有删改的缘故,《淮水竹亭》的每一集大概30-40分钟,比一般的古偶剧短。从叙事节奏上,它也时快时慢,很是突兀。
比如第一对登场的西皮,百目妖君(侯明昊 饰)和毒娘子(陈钰琪 饰)这段的故事线,比短剧还短剧,堪比《五分钟看完一部剧》的混剪视频。情绪还没咋铺垫呢,这妖君大人就挂了……这个情节的设计,像导师在演技综艺中给演员丢了一个命题作文,5分钟之内,你就得给我把所有情绪都给到位了。没有情绪铺垫,没有起承转合,演员哭得泪流满面,观众看得一头雾水。

上线两集就下线的侯明昊,粉丝甚至没用上充好的会员。
而到了杨雁和木小五,感情线又特别长,事无巨细都在大特写中拍完,节奏和镜头感堪比电影慢速,虽然是要引出男女主的核心矛盾,但铺垫得太多太久,着实没有必要。

同样虐恋的杨家西皮,却篇幅不少,还带出了男女主的矛盾。
不过,说起副线西皮,笔者必须承认,这些客串演员的演技,的确担得起在其他古偶中当主演的程度。
令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丁禹兮一人分饰两角,出演的少爷张正和替身阿那然,两个角色与青木媛(孟子义 饰)的这段“三角恋”,活生生演出了一种生死绝恋的悲壮感。既让人嗑到了校园纯爱,又嗑到了“少爷和我”,可谓是一箭双雕。此外,丁嘉文、周洁琼等客串时展现的演技,同样令人惊艳。

“正媛”的戏份不多,却很吸引人。
还有一对笔者一定要夸的,就是王权醉与杨一叹的西皮线。吴宣仪、翟潇闻此前的标签,是选秀出道的爱豆,但转型演员后,都在《淮水竹亭》里获得了他们的人生角色。两人在剧中的作用虽是助攻,但架不住他们的西皮感贼强,且青梅竹马、虐恋救赎的人设,令人直呼纯爱战神上身。因此,这对“醉梦一场”西皮,也毫不意外地在剧播期间登上了角色cp榜的榜首。

“醉梦一场”西皮
如何在人物众多的剧集中,找准每一对西皮的卖点,从而形成有效的群像戏,是一门永远值得学习的课程。人设、演技、起伏、留白,缺一不可,最好还能来点意料之外。长剧要怎么剪,才能既保留其在情绪推进上的优势,又从节奏上不被短剧赶超,也是一个难点。
笔者想到了于正近日在微博上分享的一段话:“长剧短剧化是需要长剧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去学习短剧好的地方,比如怎么更贴近观众,怎么让节奏更好,怎么让表演更加共情,怎么留住三心二意、心猿意马的观众。而不是丢弃长剧原本的优势,完全向短剧靠拢。更不是指责短剧的短板,来维护自己的体面。这是一个学习的时代,也是一个试验的时代,别怕丢脸,别怕失败,别等到你高高在上坐着,观众席下空无一人再来懊悔。”
总体来说,《淮水竹亭》的选角、运镜、服化道,甚至码来的ost阵容,都称得上是近年来古偶剧中的中上乘水准。但可惜,糖水的包装再精美,如果太甜,或者太淡,也是徒然。从“正媛”和“醉梦一场”这两对西皮看,编剧并不是没有写好西皮线的本事,而是缺乏对整体架构的把控力和执行力。
所幸,《狐妖小红娘》前两块试验田已经耕完,这个IP会不会迎来三连扑,压力给到咱富贵儿了。
发表评论
2025-05-12 20:19:3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