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垂直一体化布局是光伏企业防范供应链风险、发挥上下游协同效应的最佳利器,但当行业形势急转直下,战线越长的企业受伤越深,庞大的垂直产能布局成为业绩累赘。

硅料巨亏后弘元绿能割肉求生:逾12亿元内蒙古公司股权转让协鑫  第1张

弘元绿能(603185.SH)5月7日公告,拟与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江苏中能)签署协议,将所持内蒙古鑫元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内蒙古鑫元)27.0737%的股权全部转让给江苏中能,转让对价为12.45亿元。交易完成后,弘元绿能将不再持有内蒙古鑫元股权。 

江苏中能是协鑫系硅材料平台协鑫科技(03800.HK)的控股子公司。弘元绿能原名上机数控,从光伏切片设备行业起家,之后切入硅片环节,并迅速向工业硅、硅料、电池片、组件、电站等光伏全产业链延伸。从光伏设备拓展至单晶硅业务后,成为“硅片新贵”的弘元绿能业绩起飞,2020-2022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31亿元、17.11亿元、30.33亿元。

双方在内蒙古的联营,要追溯至上一轮多晶硅“牛市”。

2021年2月28日,弘元绿能与江苏中能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保证单晶硅原材料供应及单晶硅生产项目的顺利投产,与江苏中能共同设立项目公司投资颗粒硅生产项目。彼时,这桩合作也算踩准了节奏:2021年开始,因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供需错配,多晶硅料价格从8万元/吨一路暴涨。2022年,硅料价格最高曾触及33万元/吨,内蒙古鑫元在2022年11月开始逐步投产,还是享受到了硅料“暴利时刻”的尾声。多晶硅价格高位盘旋近两年,随着新增产能释放,直到2023年5月才开始回落。

2023年开始,光伏全产业链产品大幅跌价,弘元绿能持续失血。2024年,其归母净利润亏损26.9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7.41亿元。这是2009年以来弘元绿能首次出现年度净亏损。

弘元绿能称,内蒙古鑫元目前处于正常生产状态,但由于光伏行业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市场进入深度调整状态,硅料价格大幅下跌,使得标的资产出现亏损。2024年度内蒙古鑫元营业收入47.92亿元,净利润-4.77亿元。截至去年底,净资产35.23亿元。除了与协鑫的合作之外,弘元绿能还自有6万吨硅料产能。

弘元绿能上述27%左右股权对应的实缴出资额为10.2亿元。按照交易协议,江苏中能需在2025年6月6日前先行支付1亿元作为股权转让交易定金,余款在12月6日前支付完毕,股权出售将大幅优化弘元绿能今年的财务报表。

面对巨大产能的拖累,弘元绿能今年初开始出售硅料资产。

1月6日,弘元绿能一改扩张画风,宣布将所持嘉兴仲平国瑀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仲平国瑀)49.995%的财产份额以5亿元的价格全部转让给江苏锐昂思科技有限公司,原因是多晶硅价格大幅下降,使得标的资产出现亏损。仲平国瑀的主要资产为间接持有的戈恩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硅料生产企业的部分股权。2021 年5月,弘元绿能以5.55亿元的价格取得仲平国瑀上述股权,在多晶硅产能受限时期,通过这桩交易达到了保障单晶硅原材料供应及单晶硅生产项目投产的目的。

除了弘元绿能,协鑫科技、TCL中环(002129.SZ)也曾是戈恩斯股东,均在2023年硅料大跳水之际出售了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