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首次实现季度营业利润扭亏,泽布替尼销售额近57亿元  第1张

视觉中国 图

百济神州第一季度收入大增,净利润仍然亏损,但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首次实现了季度盈利。

5月7日晚间,百济神州有限公司(百济神州,ONC.US;6160.HK;688235.SH)公布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百济神州实现营收80.48亿元,同比增长50.2%,其中产品收入79.85亿元,同比增长49.9%。

根据A股业绩快报,百济神州实现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由亏损转为盈利,分别为1.51亿元、1.5亿元。美股财报则显示,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公司首次实现季度盈利。不过,归母净利润和归母扣非净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分别为-9450.3万元、-1.96亿元。

百济神州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其核心自研产品BTK抑制剂百悦泽(泽布替尼)和PD-1抗癌药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以及安进授权产品的销售增长。

目前,泽布替尼在全球75个市场获批,同时本季度在11个市场新增纳入或扩大报销范围。今年第一季度,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为56.92亿元,同比增长63.7%。在美国市场,泽布替尼销售额达40.41亿元,同比增长61.9%。百济神州称,泽布替尼本季度首次位居美国BTK抑制剂领域市场份额首位。在欧洲市场,泽布替尼的销售额为8.36亿元,同比增长75.4%;中国市场销售额为5.9亿元,同比增长43.1%。

替雷利珠单抗第一季度的销售额为12.45亿元,同比增长19.3%。百济神州称,主要得益于在中国获批新适应证纳入医保所带来的新增患者需求以及药品进院数量的增加。目前,替雷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14项适应证,其中符合纳入条件的13项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替雷利珠单抗也迈出了国际化步伐。财报显示,本季度,替雷利珠单抗在全球11个市场新增纳入报销范围,包括美国、欧洲和中国。近期,替雷利珠单抗相继在日本、印度尼西亚获批。目前,该产品已在全球46个市场获批上市,超150万例患者接受治疗。

很长一段时间,百济神州被视为国产创新药企的代表,不过当下这家公司在强调自身全球化药企的身份。财报显示,百济神州将启用全新英文名称BeOne Medicines Ltd.(中文名称保持不变),并将注册地迁至瑞士,相关事项预计于今年晚些时候完成。百济神州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雷强(John V. Oyler)表示,随着公司启用新英文名称BeOne Medicines,并将注册地迁至瑞士,已做好充分准备,朝着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肿瘤创新公司之一迈进。

除了上述两款核心产品,百济神州还在努力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在血液肿瘤领域,除了泽布替尼,百济神州在推动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Sonrotoclax)和BTK CDAC BGB-16673的开发。目前,潜在“同类最佳”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已进入注册性临床试验阶段。在实体肿瘤方面,百济神州布局有多抗(多特异性抗体)、蛋白降解剂、ADC(抗体偶联药物)等技术平台,加速推进在肺癌、乳腺癌和胃肠道癌等治疗领域的布局,在研管线包括CDK4抑制剂、PanKRAS抑制剂、B7H4 ADC、EGFR CDAC等。

对于2025年,百济神州维持财务指引不变,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预计将介于人民币 352亿元至 381 亿元之间。同时,公司重申预计经营利润为正且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为正。

5月7日收盘,百济神州A股报238.5元/股,跌7.92%,市值3345.3亿元。港股平收,报141港元/股,市值1978.6亿港元;美股6日收盘报241.75美元/股,跌4.88%,市值260.9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