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邹文榕

上市券商2024年报披露落下帷幕,券商资管业务全年经营情况出炉。

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券商中,有40家披露了资产管理业务相关数据。

截至2024年末,40家券商受托资金规模合计7.22万亿元(含公募业务规模),较2023年末增长7.19%。

 中信证券受托资金规模达到1.54万亿元,较2023年末提升11.09%,为业内唯一一家规模突破1.5万亿元的机构。

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受托资金规模则分别达到6780亿元、5884亿元和5563亿元,中信建投受托资金规模距离破5000亿元也近在咫尺。

2024年上市券商资管业务“加量不加价”,资管子公司整体经营承压  第1张

2024年上市券商资管业务“加量不加价”,资管子公司整体经营承压  第2张
2024年上市券商受托资产管理规模及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Wind、券商2024年报、界面新闻整理

18家机构受托资金规模站上1000亿元门槛。其中,兴业证券和中国银河新进千亿梯队。

历经多年压降通道业务,2024年,代表券商主动管理能力的集合资管计划增长明显。

中基协披露,截至2024年末,券商私募资管产品规模5.4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结束了数年的下降趋势。其中,集合资管规模达到2.90万亿元,同比增长11.67%,首次超过通道业务占比最高的单一资管计划(2.57万亿元)。

某华南券商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记者解释称,2024年上半年债券牛市行情叠加银行理财手工补息被禁资金部分流向券商都助推了券商集合类资管产品规模的增长。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提到,2023年末浙银理财获批后,近一年的时间里银行理财子公司牌照发放处于停滞状态。中小银行在没有理财子牌照,叠加存量理财规模压降的监管要求,扩大代销业务成为迫不得已的选择。

“这使得券商集合类资管计划在中小商业银行代销层面实现扩容不少。”该人士提到。

与2023年末受托资金规模比,近6成券商受托资金规模实现增长,13家券商受托资金规模同比增速达到两位数,且头部机构“吸金”尤为明显,13家规模在两位数增长的的券商中8家受托资金在千亿级别。

“强者恒强”定律越发显现。

例如,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受托资金分别增长11.09%和16.98%,截至报告期末,两家券商集合资管计划规模均纷纷增超15%;国联民生、广发证券、中国银河、国金证券、兴业证券和首创证券的资管业务规模分别较期初提升了26.83%、23.87%、22.69%、21.55%、19.72%和10.15%。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全年上市券商受托资金规模较期初迎来增长,但券商资管业绩仍面临“增量不增收”的问题。

以资管手续费净收入维度看,2024年,有可比数据统计的40家上市券商资管业务部分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合计实现206.18亿元,同比减少2.39%。

有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2024年银行手工补息被禁后,部分理财资金以定制类集合资管计划名义流向券商资管,但此类产品本质依然是通道业务,收费较低,因此对于提振券商资管资管净收入水平有限。

2024年,实现资管业务净收入增长的券商占大头。其中,26家券商的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实现同比增长,比重超过6成。

就收入水平看,五家头部券商全年总揽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03.87亿元,在40家机构中占比超过一半。

华泰证券依旧位列第一,全年实现资管业务手续费佣金净收入31.06亿元;中信证券和中泰证券分列上市券商资管业务手续费佣金净收入榜第二、三名,分别实现对应收入23.22亿元和20.70亿元。

就收入增速而言,2024年,不少中小型券商在资管业务领域加速转型,全年资管手续费佣金净收入增长迅猛。

其中,四家券商资管手续费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速超过100%,分别为国盛金控旗下的国盛证券(166.05%)、财达证券(120.36%)、南京证券(110.94%)和东兴证券(110.59%),而上述四家机构截至2024年末的资管业务受托资金均不足500亿元。

受托资金在500亿元至1500亿元的券商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速也高达60%以上。例如,首创证券、东吴证券和国信证券资管业务净收入纷纷录得75.48%、67.49%和65.42%同比增长;方正证券和第一创业该项收入同步增速也超过30%。

一般来看,资管业务手续费佣金收入主要来自收取的产品管理费和业绩报酬。

而从年报披露情况看,多家券商将资管业务净收入增长归因于业绩提振所带来的超额业绩报酬的增长。

例如,首创证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依托有效的风险控制与投资策略体系,受益于固定收益市场的良好表现,超额业绩报酬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此外,东兴证券还提到,产品业绩提升带动业绩报酬增加,2024年公司实现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1.07亿元,行业排名第49位,提升了16名。

与之对比,2024年,申万宏源、信达证券、东方证券、中原证券和华林证券资管业务手续费佣金净收入同比下滑较大。

其中,华林证券全年该项业务净收入同比减少接近6成。华林证券解释,资管产品规模下滑导致管理费收入减少;除此之外,申万宏源还提到,管理费率下调亦对管理费收入下降产生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业加速财富管理转型背景下,券商“大资管”板块除包括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外,还会涉及公募基金业务、私募基金业务、私募股权业务,以及境外资管业务等内容。

年报中,券商会将广义的资管业务板块以投资管理业务与狭义的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相区分。

截至目前,有可比数据统计37家上市券商中,12家券商2024年投资管理业务板块收入超过10亿元。

2024年上市券商资管业务“加量不加价”,资管子公司整体经营承压  第3张
2024年上市券商投资管理业务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Wind、券商2024年报、界面新闻

中信证券凭借114.73亿元的投资管理业务收入水平稳坐“一哥”之位,公司也是唯一家该板块收入过百亿元的券商,且较2023年收入进一步提升5.78%。

中信证券通过中信证券资管和华夏基金分别开展证券资管业务和公募基金业务。报告期内,中信证券资管和华夏基金全年分别实现营收12.88亿元和80.31亿元。

在全行业公募费率改革情况下,身居头部的华夏基金实现营收同比增长9.61%,对中信证券整体资管收入水平起到明显提振效果。

广发证券紧随其后位列第二,全年实现投资管理业务收入76亿元,同比微降3.69%。

作为传统老牌资管机构,广发证券手握广发基金(持股54.53%)和易方达基金(22.65%)两大公募牌照。2024年全年,广发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净利润分别增长2.6%和15.3%。

整体上看,22家券商该板块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达到59.46%,得益于“一参一控一牌”政策而从参控股公募子公司业绩中获利的券商并不在少数。

不过,另一方面,也有券商大资管业务受累于旗下公募基金板块出现明显业绩下滑。

例如,信达证券年报便提到,2024年公司资管业务板块实现收入5.86亿元,同比下滑45.03%,主要系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收入下降所致。

就券商资管子公司业绩而言,截至2024年末,全行业已获批30家券商资管子公司牌照。

其中,中信资管和申万宏源资管因开业时间均在2023年末,因此2024年系首个完整业绩展示年度;国信资管、国联资管和华安资管分别开业于2024年4月、5月和8月。

包含上述5家券商在内,当前,20家券商资管已有业绩数据展示(含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披露数据)。

2024年,华泰资管、财通资管、中信证券资管、国泰君安资管和东证资管收入均在10亿元以上。

2024年上市券商资管业务“加量不加价”,资管子公司整体经营承压  第4张
2024年券商资产管理公司业绩情况
数据来源:券商2024年报、界面新闻整理

其中,华泰资管和财通资管为唯二营业收入过15亿元的券商资管,也是唯二净利润超5亿元的机构。

余下券商资管机构中,中信证券资管、国泰君安资管、东证资管、招商资管和光证资管净利润过3亿元;6家券商资管净利润尚不足1亿元;国盛资管和广发资管纷纷出现净亏损,其中,广发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至5.93亿元。

从净利润增长情况看,有可比数据展示的15家券商资管机构中6家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8家现同比亏损,1家净亏损收窄。

其中,兴证资管2024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350%,尽管公司全年净赚利润尚不足1000万元,但公募业务在2024年正式获批展业。兴业证券年报披露,截至2024年末,兴证资管受托资产管理资金总额突破千亿大关,创近五年管理规模新高。

银河金汇资管净利润同比增长33.33%,增速位列第二,也是6家净利润增长的券商资管中唯一一家无公募牌照的机构;财通资管和招商资管净利润同比增速也分别为12.4%和5.68%。

多家公募持牌券商业绩“变脸”。例如,中泰资管和浙商资管净利润同比纷纷下滑近8成至0.29亿元和0.48亿元;山证资管净利润也较2023年下滑近6至0.15亿元。

“过去一年,其实大家面临的市场环境都是一样的,权益市场表现较差的确会对公募业务偏多的券商资管业绩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公募降费环境下,各家手续费下滑也在所难免。”有券商资管向界面新闻记者解释。

其中,中泰证券2024年报便解释到,2024年,中泰资管手续费收入减少及销售费用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