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涨四倍,谁偷走了年轻人的“三金自由”?  第1张

4 月 22 日,现货黄金价格首次突破每盎司 3500 美元,引发了国内品牌金饰价格大幅攀升,每克黄金饰品的价格史无前例地突破了 1050 元。

这一天,在北京龙湖长楹天街的周大福专柜,计划 10 月结婚的王希在听到报价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按照当天的价格,40 克的素圈手镯不算工本费就需要 4 万元,如果再加上项链和戒指,三金总价至少 5 万元,远超她的预算。

今年以来,这样的场景在各大金店屡见不鲜。《2024 中国金饰零售市场洞察》报告指出,18 至 34 岁的年轻人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黄金首饰销售额。然而,今年形势突变,年内国际金价涨幅超 30%,让一部分年轻人望而却步,直接推高了 " 三金 " 成本。

面对如此高的金价,准备结婚的年轻人开始寻求替代方案。95 后林薇便是其中之一,她选择将准婆婆给的 6 万元三金折现,用于新家的装修预算。" 金子买来也很少戴,不如把这笔钱放在新家的装修预算里 ",这种务实态度在社交媒体上得到了众多网友的赞同,越来越多准备成家的年轻人正在挣脱三金 " 焦虑 "。

一、年轻人陷三金焦虑,预算三年翻四倍

在现货黄金价格飙升的背景下,年轻人面临的 " 三金焦虑 " 愈加突出。即将于五月订婚的 95 后李旭,和未婚夫在商场金店看到每克过千的金价后,不得不面对 50 克三金远超预算的现实。

李旭从 2022 年起便开始购置金饰,对于金价的涨幅体会颇深。在她的记忆中,买到的最便宜的克价约 450 元左右,而她的最后一次购金是在去年 8 月,男朋友在当地金店为她购买的一条约 8 克的项链。

对李旭而言,黄金不仅是美观的饰品,更是一种储蓄方式,尽管她并未将其作为理财工具。确定婚期后,李旭比往常更关注金价,她计划在每克低于 600 元时购入 50 克三金。然而春节过后,金价的上涨速度连创新高,眼看金价飙升,生活节俭的李旭和男朋友并没有果断入手,而是像大部分备婚的新人那样,等待着价格回调。

超出多数人想象的是,4 月以来,在国际金价先后突破 3000 美元、3500 美元关口后,国内品牌金价每克从 900 元跟涨至过千元。原本,李旭还准备自己买金条去打金,但考虑到品牌工本费较高,她最终和男朋友一致决定,在订婚前将 50 克三金按照 5 万元折现。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很多备婚的年轻人一边等待金价回调,一边发出求助帖,讨论最多的问题几乎都围绕是否应该购买三金," 折现 " 则成为最常见的替代方案之一。不少网友都分享了他们的折现经历,说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试图在高金价下寻找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

备婚年轻人面临的 " 三金难题 " 成为金价疯长下的一个缩影。有年轻人吐槽到,曾经三金象征 " 情比金坚 ",如今金价已经 " 坚如磐石 "。李旭告诉 " 豹变 ",她表姐 2022 年购入三金总花费 17000 元,单价最贵的 34 克的手镯,花费不到 1 万元;换做现在,以 1050 元克价计算,这只手镯价格近 4 万元,涨幅近 4 倍。

回看近年的品牌黄金价格走势,以周大福为例,据金投网显示,2022 年最高金价在 530 元 / 克,2024 年高点为 801 元 / 克,2025 年则突破 1080 元 / 克,三年涨幅超 103%。以 50 克计算," 三金 " 的价格从 2.5 万飙升至超 5 万;如果购置 100 克黄金,三金价格则从 5 万飙升至超 10 万,相当于一辆经济型轿车。

二、绕开品牌溢价,自己打金

在深圳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不少备婚情侣将目标从传统金饰转移到了金条。" 品牌店金价上千,这里的金条每克只要 800 左右,省下来的钱可以拍婚纱照了 ",95 年的冯呈选择绕开品牌溢价,直接在源头市场购买金条。

她的选择也代表了一批年轻人的心态。在黄金价格疯涨的大背景下,年轻人急于寻找三金的平替方案,这也让 " 打金 " 店的生意逐渐兴旺起来。

河南洛阳的一位 00 后打金店主向 " 豹变 " 透露,家中在当地开设了三家打金店,其中生意最好的一家每月能接待超过 100 单,其中备婚的年轻客户并不少见。客户带来的金条小到 10 克,大到上百克。以三金中必需的素圈手镯为例,该打金店每克工本费仅 10~15 元,与菜百、潮宏基等品牌相比,每克工本费就能节省近百元,一只 30 克的手镯至少能省下 3000 元工本费。

北京某打金店的价格与上述店铺差不多。这家金店老板告诉 " 豹变 ",从去年开始,打金的年轻人明显增多。以她的观察,三金、五金的克重多在 50 克左右,总工本费基本在 1500~2000 元之间。而且不少打金店主打包损耗,会把损耗的克重补成金豆或现金,也有打金店把预估折损的克重先补进去,确保打金前后的克重持平,也就是所谓的 " 零损耗 "。

今年结婚的王欣,经过多次比价后,毫不犹豫加入了 " 打金 " 队伍。2 月中旬,她的未婚夫在工商银行以不到 700 元的克价购入了三块 20 克的金条。他们找到了一家当地打金店,制作出 32 克的素圈手镯、15 克的胖福吊坠和 10 克的对戒,总工本费仅 1500 元。与品牌店高昂的工费相比,近 60 克黄金的工本费至少节省 4000 元,60 克金条也比品牌店便宜近万元。

除了去金店打金外,会整活的年轻人甚至学会了 " 居家打金 "。博主 " 女胖胖 " 今年 3 月 8 日在 B 站发布的居家打金视频获得 88 万播放量,小红书上 " 居家打黄金工具 " 词条有超 4 万条。一位广东用户在小红书晒出首次居家打金的 " 战绩 " ——一个 15 克的八宝罗盘、两枚 14 克菱格戒指,一对蝴蝶结耳钉、一对樱桃耳钉。

来自广东的 90 后刘琼表示,她花了百元左右购置了一套打金工具。在社交平台教程的指导下,虽然第一次尝试时发生了大克重黄金的炸金,但之后的打金逐渐顺利,损耗也较小。如今,在电商平台上,打金工具套装的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部分店铺的销售累计已达上百万。

然而,居家打金虽然受到欢迎,却存在诸多隐患。一位打金爱好者告诉 " 豹变 ",百元左右的基础设备限制很大,只能制作出简单的款式,并且初学者在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炸金、掉金等意外,产生的损耗只能由自己承担。

三、以旧换新,寻找更优性价比

随着品牌金饰价格的高企,各品牌推出的 " 以旧换新 " 策略为准备结婚的年轻人打开了新的思路。

28 岁的陈明在小红书上分享了他的经验:与女友商量后,他们决定将母亲留下的约 40 克黄金用作新婚的三金。经过咨询多家品牌后,他们选择了北京朝阳区的某品牌门店进行以旧换新。称重和纯度检查后,他们以 41.2 克旧金完成了一比一的置换,仅需支付额外 3500 元的工本费。

陈明向 " 豹变 " 透露,两人相中的一款 27 克古法手镯,原价近 25000 元,但通过以旧换新,仅需补 1700 元工本费。这样算来,按当天金价置换 40 克新金,总花费约 4 万元。

在高金价环境下,以旧换新通常比直接购买更划算。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交易可能包括折旧费、损耗费及递增费用等。以陈明去的品牌为例,常规情况下会收取 30% 的折旧费和递增费用,即每 1 克旧金额外需缴 30 元折旧费,每 10 克旧金需兑换 13 克新金,超过的 3 克需按当天克价购买。陈明两人能够一比一换新,是恰好赶上了品牌店庆,减免了折旧和递增费用。

当然,有些品牌的 " 以旧换新 " 不产生递增费用,但会涉及补交差价。以老凤祥为例,其以旧换新的计算较为直观:

在 4 月 24 日这一天,品牌的克价是 1038 元。他们提供每克减 50 元的活动优惠,因此新金的实际价格变为每克 985 元。用旧金置换时,每克旧金的抵价为 894 元。因此,消费者在置换时,需要为每克新金补足 91 元的差价。举例来说,如果置换 40 克旧金(不计工本费),就需额外支付 3640 元的差价。

对此,老凤祥工作人员告诉 " 豹变 ",每天的旧金价格会根据当日金价波动,但旧金的价格会高于大盘回收价,以旧换新的逻辑是品牌以较高的回收价让利消费者。

除以旧换新外,去年起兴起的金包银、18K 金等单价较低的平替也进入大众视野。与动辄上千的纯金饰品相比,一只 10 克的金包银手镯售价只要千元出头。今年 2 月,一位山东用户在 " 三金选择金包银是否很丢人 " 的讨论贴下留言称,自己结婚买了金包银,不是黄金买不起,而是金包银更具性价比。

过去,三金能够成为婚姻的 " 硬指标 ",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黄金的购置成本低、价格波动小。如今金价疯涨,高盛预测今年底金价将达到 3700 美元 / 盎司,摩根大通发布报告称,国际金价或于 2026 年第二季度突破 4000 美元。

这种增长势头下,备婚的年轻人不必为高金价买单,也不必将黄金看作是婚姻的 " 试金石 "。正如李旭所说,虽然婚前不打算购置三金,但她随时关注着金价,不排除可能将折现的五万用于黄金 ETF 定投," 既可以作为强制储蓄,金价上涨还能变现补充婚礼预算 "。看来,在充满变数的当下,更为重要的是灵活应对能力。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 (ID:baobiannews),作者:高宇哲,编辑:刘杨,题图来自: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