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助飞特训营在上海虹口正式开营。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及虹口区相关领导、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代表、导师代表及作家学员出席了开营仪式。

“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助飞特训营本月开营  第1张

活动现场

6月,上海公布了《弘扬城市精神 打造电影之城 上海市电影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这份行动计划是上海为推动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提升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文化软实力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规划。10月,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成立,进一步从理论研究、产业咨询、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各个方面,综合促进上海电影产业整体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上海市电影局指导、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与《收获》APP合作主办的“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应运而生、破茧成蝶,搭起一座连接文学土壤和影像之梦的桥梁,成为一股推动上海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力量。

从9月1日开始到10月15日,“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征集到符合要求的项目材料172份,并采取多位评委共同打分的三轮选拔制度,确保评审过程公平公正,最终选定的20部作品涉及青春、爱情、历史、女性、科幻、悬疑犯罪、家庭伦理等诸多类型。

助飞特训班入选学员代表、作家韩松落代表“青鸟”助飞特训班入选学员发言时表示,“我非常喜欢写小说,也非常喜欢看电影,喜欢一切和创造有关的事情,感谢各位‘青鸟’的发起人们,给了我这样的一次机会,可以完整地体会一下一部电影的生成过程,从几行字的一个概念,一个梗概,一个计划,也许有一天会变成电影。不管将来是不是能够拍成这样一部电影。这种体验也弥足珍贵,反过来也会深度影响到我的写作。”

“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助飞特训营本月开营  第2张

韩松落

演员、编剧、导演秦海璐和导演、演员、歌手、制片人苏有朋作为“青鸟”助飞导师代表,在开营仪式上发言。秦海璐认为,既然“青鸟”让大家相遇,大家就不再分离,自己会无期限地帮助和支持各位学员。苏有朋则称“会尽我所能,将我有限的经验与各位分享,共同进步”。

“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助飞特训营本月开营  第3张

秦海璐

“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助飞特训营本月开营  第4张

苏有朋

开营仪式上,上海市委宣传部电影处处长刘祎呐则对学员们的这份课程表“羡慕有加”,“涉及剧本创作、制作生产、制片管理、营销推广、美术摄影、剪辑音乐等等,是一个电影全产业链的特训班。实力强劲的导师阵容,让我都产生了要来旁听课程的冲动,我还主动为课程表补齐了一节‘政府行业管理服务课程’,希望能帮助创作者们铺平前行的道路。”

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高韵斐也和大家共同见证了这一光影之梦展翅高飞的重要时刻。“如今文学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却相互滋养,彼此赋能。文学给予电影丰饶的养分,影像赋予文学全新的生命,有太多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生根于文学经典,而这也是‘青鸟’的意义与使命所在。通过这个计划,我们将致力于创立一套集挖掘、培育、扶持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整合影视文化界的优秀资源和人才,促进影视文化产业形成更深入、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提供交流互通与跨界融合的发展平台,为上海和中国影视界带来更多具有类型跨界思维和深度文化内涵的精彩影视作品。我坚信,在各位电影同仁以及作家们的携手努力下,‘青鸟’必将成为‘上海电影之城’建设的动力源泉和关键力量,在新时代、新起点、新高度,擦亮上海电影这块金字招牌。”

20名入营学员(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青鸟”计划入选学员二十强

“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助飞特训营本月开营  第5张

程皎旸,入选作品《香港快车》。

杜强,入选作品《废物俱乐部》。

韩松落,入选作品《晚春情话》。

焦雨溪,入选作品《筒子楼里的爱丽丝》。

“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助飞特训营本月开营  第6张

金鸿,入选作品《一切都会重生》。

梁彦增,入选作品《侠》。

潘海天,入选作品《前进的最远距离》。

千慧,入选作品《大明征程》。

“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助飞特训营本月开营  第7张

任丽,入选作品《尖刀》。

水笑莹,入选作品《百年好合》。

宋迅,入选作品《直到世界尽头》。

孙睿,入选作品《火车不进站》。

“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助飞特训营本月开营  第8张

糖匪,入选作品《光的屋》。

吴呈杰,入选作品《最后的3unshine,和不闪光的我们》。

徐楚舒,入选作品《干燥》。

徐滢,入选作品《一夜台风》。

“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助飞特训营本月开营  第9张

许莎莎,入选作品《男友说我得了抑郁症》。

杨乾,入选作品《那年夏天的恶人》。

俞璐,入选作品《水手》。

郑在欢,入选作品《所遇非人》。

接下来,这些经历接近90%淘汰率胜出的作家们将正式进入助飞特训营,开展为期11天的线下课程。